本报讯 (记者 吕金平 通讯员普光明 李 辉) “要进一步创新管理机制,着力提高农机管理水平。”昆明市晋宁区政协在12月份报送区委、区政府的《晋宁区创建全国“平安农机”示范区工作情况的专题协商报告》中建议。
今年,晋宁区政协委员联络委牵头,组织委员对该区开展创建全国“平安农机”示范工作情况专题协商。“管理体制机制不全,创建平安农机水平不高。”晋宁区政协认为,分类管理机制不完善,农机办证、上牌、检审、报废等管理工作落实难度大;补助奖励机制不健全,涉及农机保险、报废等工作难开展;管理体制不顺,农机执法主体和法定职权不统一。目前,拖拉机的登记、核定牌证、定期检验及农机驾驶员的考试、考核、发证由农机部门负责,农机道路的安全检查和事故调查由交警部门负责。
为此,晋宁区政协建议,要进一步创新管理机制,着力提高农机管理水平。积极探索登记、办证、挂牌、检审、报废等分类管理机制,建立健全相关制度,大力实施农机分类管理;积极探索建立农机保险、报废等奖励补助兑现机制,大力实施奖励补助政策,不断提高农机“三率”水平;成立高规格农机监管工作领导小组,建立“警监联勤”制度,农机、公安、安监、交运、教育等部门加强联系,定期召开联席会议,及时协商解决存在的问题和困难,形成工作合力,重拳打击农机违规违法行为;进一步加强对乡村道路危险路段、农业机械交通运输企业的检查整顿工作,完善警示标牌设置,着力消除安全隐患。